布洛芬为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物,该药可缓解急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软组织风湿的发作;用于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牙科,产科,矫形手术后的疼痛以及软组织运动损伤后的肌肉,骨骼引起的疼痛,也可缓解头痛,滑囊炎,肌腱炎等非类风湿性关节炎性疼痛;对痛风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还可以用于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热.自问世以来,因其抗炎,解痛,退热的作用,远比阿斯匹林,保泰松和扑热息痛强,而倍受消费者青睐. 布洛芬的合成工艺主要是传统的Boots工艺和最新的BHC绿色合成工艺.新华制药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并采用了以异丁基苯为起始原料,1,2-转位重排工艺的合成路线.目前的布洛芬合成过程分为六大工序:氯酮工序,缩合工序,重排工序,水解工序,酸化工序,精制工序.其中生产工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生产周期长,制造成本高,产品质量达不到高端市场的特殊要求,影响了产品的竞争力.本论文试图从几个方面着手对现行工艺进行改进提高,解决以上难题. 氯酮工序使用的二氯乙烷为一类有毒溶剂,欧盟EDQM明令禁止使用,而布洛芬产品70%出口,这意味着布洛芬不能进入欧洲市场.经过工艺筛选,我们选用二氯甲烷代替二氯乙烷用于氯酮的合成,布洛芬的总收率及各工序收率基本一致,质量情况明显好于原工艺,达到欧美药典USP,BP,EP6.1等高版本要求,为布洛芬产品顺利打入欧美市场提供了质量保证. 缩合工序所占时间最长,对布洛芬总生产周期起到了主要的控制作用.所以,缩短缩合工序的周期对减少总生产流程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料成本,减少能量消耗具有很大的作用.之后,我们通过正交实验法考察了现重排工艺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布洛芬生产工艺的影响,并且对原工艺进行了改进,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提高了布洛芬产率,降低了成本. 研究结果以及工业化应用表明:本论文所改进的布洛芬工艺,不但可以提高布洛芬产品的质量,稳定产品收率,而且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物料的成本和节约能源.该生产工艺效果显著,运行成本低而且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