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down文献预览系统!
在CLL患者中,常伴有ATM突变和TP53突变的SF3B1突变( SF3B1 Mutations Frequently Occur With Both ATM Mutations and TP53 Mutations In CLL Patients )
Veronika Navrkalova J Malcikova B Kantorova L Sebejova Martin Trbusek
在CLL中,TP53和ATM基因的异常是公认的不良预后标志。剪接因子SF 3 B1的突变最近被描述为复发性和主要的亚克隆畸变。先前的研究不一致地表明与TP 53突变相互排斥或部分重叠。关于ATM缺陷,SF 3 B1突变和del(11 q)之间的联系已有报道,但与ATM突变的关系仍不清楚。目的是:(a)评估SF 3 B 1突变和以TP 53突变和del(11 q)为代表的最不利的经典遗传损伤之间的联系;(b)在ATM特征性患者的亚群中调查SF 3 B1突变和ATM突变之间的关联,和(c)描述SF 3 B1突变谱和比例。我们使用Sanger测序SF 3 B1热点外显子14-16,FASAY分析TP 53外显子4-10和重测序微阵列检测ATM突变(全部62个编码外显子)。我们分析了338例以未突变IGHV患病率为特征的不良队列(72%)。在分析时,82.5%的患者以前没有接受过治疗。我们观察到17.5%(59/338)的病例中有SF 3 B1突变,20%(68/338)的病例中有TP 53突变,27.5%(93/338)的病例中有del(11 q)突变。所有这些遗传缺陷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明显更常见(SF 3 b 1:P=0.008,TP 53:P<0.0001,del(11 q):P=0.0295)。有趣的是,我们观察到SF 3 B 1和TP 53突变相当频繁地同时出现;28%(19/68)的p53感染患者与15%(40/270)的p53野生型患者携带SF 3 B 1突变(P=0.019)相比较。这种共现在诊断时调查的患者中也很明显(尽管没有统计学意义,P=0.166),当时20.6%(7/34)的p 53影响患者但只有11.5%(19/165)的p 53野生型患者表现出SF 3 B 1突变。先前报道的del(11 q)患者SF 3 B 1突变频率增加在我们的队列中也很明显,但不显著(P=0.078),因为在有和无del(11 q)的组中突变频率分别为24%(22/93)和15%(37/244)。为了分析SF3 B1和ATM突变的关系,我们使用了具有特征性ATM突变状态的样本(n=112)。p53缺陷样本和只有del(11 q)的样本被省略,因为这些样本更经常含有SF 3 B 1突变。在其余37名患者中,我们观察到SF 3 B 1和ATM突变经常同时发生:8/21名ATM突变患者(38%),但只有2/16名ATM-TP 53-WT患者(12.5%)表现出SF 3 B 1突变(P=0.137)。然而,这种相关性应该在更大的队列中得到验证。关于SF 3 B1突变谱,我们观察到以前报道的热点错义突变,其中最丰富的突变为K 700 E(21/59,36%)。此外,我们发现了2个短的帧内缺失。总之,它表明,而不是SF 3 B 1功能丧失,只有部分损害或功能获得是可能的。绝大多数样本具有杂合状态的突变,该突变与推测保留的第二等位基因相关。有趣的是,我们发现了4个比例约为90%的突变,这可以用任何原因导致的基因座2 q 33.1杂合性缺失来解释。我们的研究表明,至少在预后不良的队列中,SF 3 B1突变经常与DNA损伤反应途径基因的突变重叠。似乎SF 3 B 1突变不会导致完全的蛋白质丢失,表明突变的SF 3 B 1相当活跃地参与了CLL细胞的剪接过程。这项工作得到了赠款新台币13519-4、新台币11218-6、男男性接触者0021622430、市政/A/0723/2012的支持。披露无相关利益冲突需要申报。
『Sci-Hub|Scidown』怎么用?来看看教程吧!

支持模式 1.支持DOI号 2.支持英文文献全名搜索 3.支持参考文献搜索 4.知网文献(暂时关闭)


安卓手机、电脑用户,您可以在QQ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注意是文献的DOI号)


苹果手机用户,您需要先在App Store里搜索并下载 Documents by Readdle 这个APP,在APP首页,左划右下角的指南针图标打开APP内置浏览器,在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


如出现BUG?赶快加入【Scidown互助交流群】反馈吧:729083885【点击一键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