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down文献预览系统!
锆基金属有机框架(UiO-66)与聚合物纳米纤维共造粒,以提高储氢可用容量( Co-pelletization of a zirconium-bas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UiO-66) with polymer nanofibers for improved useable capacity in hydrogen storage )
SEBAB C HWL D RM E NMM A LEK B
我们报告了一个共造粒的概念,使用机械稳健的羟基化UiO-66来开发金属-有机框架(MOF)整料,该整料包含5重量%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并由MOF和纳米纤维垫交替层组成的结构。选择的聚合物是本征微孔性的微孔聚合物(PIM-1)和无孔聚丙烯腈(PAN)。共造粒的UIO-66/PIM-1和UIO-66/PAN整体体保留了不低于在原始粉末和造粒的UIO-66中获得的孔隙率的85%。共造粒的UiO-66/PIM-1和UiO-66/PAN整体体的孔径分布组成与未造粒的UiO-66相比有显著差异,未造粒的UiO-66在微孔区显示90%的孔径,而UiO-66/Nano Fiber整体体显示复合的微介孔孔径分布。在等温变压条件下,与原始的UiO-66形式相比,共造粒的UiO-66/纳米纤维单体获得了改进的可用H2容量。UiO-66/PIM-1整料构成了最高的重量(和体积)可用容量,为2.3重量%(32克升),而在原始UiO-66粉末和UiO-66颗粒中可获得的容量分别为1.8重量%(12克升)和1.9重量%(29克升)。然而,共造粒的UiO-66/PAN整料显示出显著减小的表面积,与原始UiO-66相比减少了多达50%,但其孔体积与原始UiO-66相比仅减少了13%。结果,与原始UiO-66相比,共造粒UiO-66/PAN整料的总重量H2容量减少50%,但关键的是,与原始UiO-66粉末相比,UiO-66/PAN整料的可用体积H2容量高50%。共造粒策略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用于在初始高度微孔的MOF中生成分级孔隙率,而无需通过复杂的化学改性来改变MOF的结构。UIO-66/Nano Fiber单体改善了高微孔MOFs中通常较低的H2可用容量,并为实现系统级H2存储目标开辟了新的机会。
『Sci-Hub|Scidown』怎么用?来看看教程吧!

支持模式 1.支持DOI号 2.支持英文文献全名搜索 3.支持参考文献搜索 4.知网文献(暂时关闭)


安卓手机、电脑用户,您可以在QQ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注意是文献的DOI号)


苹果手机用户,您需要先在App Store里搜索并下载 Documents by Readdle 这个APP,在APP首页,左划右下角的指南针图标打开APP内置浏览器,在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


如出现BUG?赶快加入【Scidown互助交流群】反馈吧:729083885【点击一键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