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down文献预览系统!
树木树干液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枝条修剪的响应( Responses of tree stem sap flow and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to bud pruning )
Guangde Li Yaxiong Zhang Tan Deng Doudou Li Benye Xi
通过木质部上升的茎液流量是衡量植物水分利用和运输的重要生理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植物的蒸腾和水分代谢过程。植后修剪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经济林、用材林的经济有效的抚育措施。可避免侧芽大量萌发,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目标产品产量和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幼芽修剪强度对毛白杨树液流速特征及其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设计了4个处理的芽修剪。2016年造林后,分别摘除树高1/3(1.0m,BP1.0,轻度)、1/2(1.5m,BP1.5,中度)和2/3(2.0m,BP2.0,重度)以下的芽。同时还设计了不摘芽的对照处理(CK)。利用热扩散流检测技术和自动气象站,于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连续测定了毛白杨树干液流速和不同修剪强度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晴天树液流速日动态呈单峰曲线,5:30~9:40迅速上升,11:00~14:40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夜间16:30~22:00开始低值运行。树干液流日动态曲线的形状不受修剪强度的影响。2)修剪强度对树干液流速峰值、日均值等特征值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试验前期(2017年8月和9月)各处理的特征值未发现显著差异。随着时间的延长,树干液流速日均值和月均值的最大值由对照向BP1.0移动。严重修剪(BP2.0)的树干液流速均值最小。3)修剪对树干平均流速有显著影响(P0.05)。4)不同时期、不同处理影响树干流速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白天影响瞬时值的主要因素是气温和辐射,夜间影响瞬时值的主要因素是蒸气压亏缺、辐射和空气湿度。日间平均树干流速以辐射和最高气温为主要驱动因子,夜间平均树干流速以最低气温和空气湿度为主要驱动因子,日间平均树干流速以辐射和最高气温为主要驱动因子,日间平均树干流速以最低气温和空气湿度为主要驱动因子,日间平均树干流速以最低气温和空气湿度为主要驱动因子。5)不同修剪强度下毛白杨幼树夜间树干液流速占全天树干液流速的5%~70%。不同处理夜间树干液流速从造林后第3生长季开始表现出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芽剪不影响液流的日进程,但影响液流的格局和主要环境因子。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加,日平均树液流速越小,夜间树液流速所占比例越大。从促进植物水分生理活动的角度看,轻、中度修剪芽的方法较为适宜。
『Sci-Hub|Scidown』怎么用?来看看教程吧!

支持模式 1.支持DOI号 2.支持英文文献全名搜索 3.支持参考文献搜索 4.知网文献(暂时关闭)


安卓手机、电脑用户,您可以在QQ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注意是文献的DOI号)


苹果手机用户,您需要先在App Store里搜索并下载 Documents by Readdle 这个APP,在APP首页,左划右下角的指南针图标打开APP内置浏览器,在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


如出现BUG?赶快加入【Scidown互助交流群】反馈吧:729083885【点击一键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