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down文献预览系统!
基于血流动力学颈内动脉不同侧别动脉瘤破裂的相关因素分析
徐文达 施昭 胡斌 张龙江 卢光明 颈内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破裂 动脉弓 背侧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结合形态学及临床特征对背侧和非背侧颈内动脉瘤(ICAAs)破裂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金陵临床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11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或外科手术确诊为动脉瘤并且进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检查的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70例,年龄32~83 (56±11)岁.根据头颅CT平扫或DSA或外科手术的出血表现分为破裂组(n=54)例和未破裂组(n=5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对2组患者CTA影像进行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获得壁切应力,壁切应力梯度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破裂/未破裂两组间的参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分别对背侧和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与未破裂组相比,破裂组患者年龄较小[(54.2±11.4)岁比(58.3±9.9)岁,P=0.033],女性居多(74.1%比52.6%,P<0.05),有高血压病史患者比例较高(46.3%比22.8%,P=0.009),且破裂动脉瘤多分布于颈内动脉弓背侧处(57.4%比36.8%,P<0.05),血流模式复杂,集中,血流冲击区域小且不稳定(68.5%比33.3%,55.6%比10.5%,72.2%比26.3%及79.6%比36.8%,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病史,动脉弓背侧,血流模式(集中的,不稳定的)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551 (1.080~11.679),3.900 (1.172~12.976),4.966 (1.504~16.401),51.893 (7.913~340.296)及50.015 (8.423~296.985),均P<0.05].非背侧动脉瘤破裂组的血流模式更集中,不稳定及冲击区域小(均P<0.05),而背侧处动脉瘤破裂组血流更复杂,集中,不稳定和血流冲击区域更小(均P<0.05).结论性别,高血压病史,背侧部位,血流集中程度和血流稳定程度是颈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位于背侧的颈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更高.
『Sci-Hub|Scidown』怎么用?来看看教程吧!

支持模式 1.支持DOI号 2.支持英文文献全名搜索 3.支持参考文献搜索 4.知网文献(暂时关闭)


安卓手机、电脑用户,您可以在QQ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注意是文献的DOI号)


苹果手机用户,您需要先在App Store里搜索并下载 Documents by Readdle 这个APP,在APP首页,左划右下角的指南针图标打开APP内置浏览器,在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


如出现BUG?赶快加入【Scidown互助交流群】反馈吧:729083885【点击一键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