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down文献预览系统!
西北太平洋相持脊和Shirshov隆起的角闪岩:会聚板块边界变质地球动力学机制的标志( Amphibolites of the Stalemate Ridge and Shirshov Rise, Northwest Pacific: Indicators of the Geodynamic Regime of Metamorphism at the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y )
SA Silantyev AS Gryaznova VV Shabykova
本文介绍了德国R/V Sonne号249号航行期间在三个地点的角闪岩疏浚资料:一个在相持脊西北端(阿留申海沟的海洋侧坡),两个在北希尔绍夫海隆西坡(白令海西段)。斜长角闪岩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资料及其p-t变质参数的估算,为深入了解其原岩形成的可能地球动力学环境和变质作用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提供了依据。希尔绍夫海隆角闪岩的岩浆原岩是强烈耗竭的地幔源熔融形成的,可能是超生岩浆作用的产物。相持脊角闪岩中HFSE的同位素组成和分布表明,这些岩石的原岩是N-MORB母岩拉斑熔融体的衍生物。Shirshov海隆含蓝闪石角闪岩的典型矿物组合和P-T变质参数表明,这些岩石的原岩是在与白垩纪-古近纪Olyutorsky弧有关的俯冲带内变质的。根据现有资料对相持脊角闪岩变质作用的年龄和地球动力学性质的解释不能被认为是绝对现实的,角闪岩的起源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它们产生于不小于55-50 Ma的俯冲带内,在现代阿留申弧之前。这个古俯冲带的消亡应该与它以北的阿留申弧的发展有关。根据这一地球动力学情景,在古俯冲带发生的地方产生了蛇绿岩层序。蛇绿岩由镁铁质-超镁铁质组合的岩石和角闪岩组成。然而,这种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讨论。
『Sci-Hub|Scidown』怎么用?来看看教程吧!

支持模式 1.支持DOI号 2.支持英文文献全名搜索 3.支持参考文献搜索 4.知网文献(暂时关闭)


安卓手机、电脑用户,您可以在QQ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注意是文献的DOI号)


苹果手机用户,您需要先在App Store里搜索并下载 Documents by Readdle 这个APP,在APP首页,左划右下角的指南针图标打开APP内置浏览器,在浏览器里输入 www.scidown.cn 打开scidown解析,就可以解析、下载了!


如出现BUG?赶快加入【Scidown互助交流群】反馈吧:729083885【点击一键加群】